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2023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简报第29期

2023社会实践|寻史料、觅初心、访教师、促发展

为探寻土木学科历史,了解学院的发展过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今年暑假,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辅导员、土木学子组建访老教授,寻院史料,赓续精神,共促发展专业实践创新团奔赴南京各区,分批开展寻史料、觅初心、访教师、促发展土木学科历史主题寻访实践活动。寻访老师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孙伟民、潜心教学一线的许祖心、金钦华、欧震修等老教师。老教师们分享了从教经历、教育目标、育人故事、职业生涯并对青年教师、学生成长的建议,展示了学院的老照片、旧资料等历史材料,为学院院史馆建设提供了宝贵素材,老一辈们以可视化的方式凝聚精神传承,指引护佑后辈成长。

“磨砺锤炼本领,实践增长才干。”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孙伟民谈及受学校派遣两赴巴基斯坦卡拉奇做某项目设计的经历时总结道:当时通讯条件有限,设计环节出现问题,要等待一个月以后才能得到国内的回应。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能克服重重困难,现场学习,兼顾数职,负责了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等多个专业的设计顾问工作,这才顺利完成任务。孙校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实践氛围的营造,进行基于设计院工作模式跨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提出了基于建筑设计院模式的团队毕业设计指导理念,所带团队连续十多年获江苏省优秀团队毕业设计奖。

“教师知识面要广,要不断深造,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老教师许祖心说道。她于1953年从同济高工毕业,1956年进入南京工学院夜大工民建专业进行长达五年半的深造。如何平衡好学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许老师给出了答案:工作第一,生活第二。在我上夜大学学习期间,白天主要用于教学——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晚上主要用于学习。工作与学习并不冲突,相互联系。生活较为简单,吃食堂,娱乐生活只是看电影,锻炼身体用家务劳动代替。

金钦华老师已退休20多年,回忆过往科研经历,对青年教师科研提出了建议,做科研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导师,不同老师风格不同,也可以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

“本次实践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校史馆土木分馆建设史料收集,了解土木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同时进一步增强学院师生对学科发展历程的认同感、荣誉感,加深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方海教授介绍道。“通过本次采访,青年教师、辅导员也会对立德树人的使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于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有新的理解、新的思路。”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涛说道。

土木工程学院张磊老师采访许祖心老师后备受鼓舞,“许老师讲述了从同济高工到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那段历史以及学习、工作的经历,激励着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欧震修老先生1951年进入同济高工学习,1954年任教直至退休,经历了学校1953年由同济高工更名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1980年更名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学校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老先生教书育人的理念、严谨治学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土木工程学院周正龙老师拜访欧震修老先生后,深入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自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土研2205班陈润杨同学在采访后更坚定了学好本专业的决心,如今,我们有了很好的学习、科研条件,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指导,更应砥砺前行,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勇争先锋。土木2008班凌禹同学也深受触动,他表示今后要学习并传承老教师的精神,找到自己学习和进步的真正动力,早日学到真本领,成为有用的人。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本次土木学科历史主题寻访实践活动有助于传承土木学科发展文化,赓续立德树人使命,敦促青年教师学习老教师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范,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能力,激励青年学子成长为有家国情怀、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