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教育梦,在路上

主讲人: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本身就承载着梦想与希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有力支撑。而要使“教育梦”实现,关键还是去实践,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前行。

  钟秉林,1951年7月出生,北京市人,留英博士。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我的教育梦:人人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人人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梦想体现一种理想、理念、愿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本身就承载着梦想与希望。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譬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等。我想,“教育梦”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中的。

  我理解的“教育梦”有两点:一是人人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一是人人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些说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实现,却不是那么容易。

  人人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人人享受公平的教育,才会成为自信的一代、充实的一代。但是,公平不等于平均,不等于不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承认差异,要做到这一点也非常不容易。

  人人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也反映出人才应该具有多样性。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要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拥有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从结构、类型、层次上都有着多样性。要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得不到重视,也将阻碍教育的发展。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高考录取率超过75%。数据表明,“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根本缓解,入学机会已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中国已经在规模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

  但是,教育大国并不意味着教育强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不仅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而且关注教育改革的利益群体增多,由于权益诉求、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使得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加,教育政策的出台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更为艰难。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有力支撑。而要使“教育梦”实现,关键还是去实践,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前行。

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是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进程中一条不可逾越的规律。

  我以为,要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题,就必须面对和破解三个重大现实问题。一是如何在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重在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如何在提高教育质量的长期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保证入学机会均等;三是如何不断增强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尤其是提高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因此,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毋庸置疑,缓解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其特点之一就是更需要长期积累。经费充足、规划得当,硬件条件,如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学校重视、认真探索,软件管理水平,如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等,也可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得到提高。但是,仅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还远不足以办好一所高水平学校,国内外学校的发展实践表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优良办学传统、校风学风、学校文化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社会的认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是教育发展和学校建设进程中一条不可逾越的规律。但显然,这与当前社会公众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急切期待,以及部分学校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教育绩效观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这就导致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违背教育规律、干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现象,也容易招致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教育改革的种种不满和非议,使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利益群体都在强烈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有的价值取向甚至是相悖的。教育决策的形成过程和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过程,往往体现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过程,也必定会触动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面对不同价值取向的激烈冲突,决策者和实施者不得不有所取舍,求得妥协和平衡,而这又往往招致各方的不满和非议。

  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张力逐步加大,系统性不断增强。一方面,对某一层次或类型教育的内部改革而言,单项改革往往难于深化和实质性推进,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改革。另一方面,教育体系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一项教育发展政策或改革举措的出台,往往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各教育领域之间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

  我们当下特别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就是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尽管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在去年底先后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但社会上的抨击声依然不断,尤其是针对“北上广”的方案。究其原因,一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发生冲突,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共识下,外来务工人员关注子女的受教育权和考试权,当地居民则关注子女进入“好大学”的机会不受影响,地方政府关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有些学者则关注高等教育的区域供求均衡,多方利益难以协调。二是教育领域内部和外部改革也不协调,社会管理改革不配套,尤其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滞后,城市人口身份的“双轨制”长期存在,增加了经济发达省份和一线城市制定“异地高考”政策的复杂性;三是政策执行不到位,个别地区甚至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甄别考生和家长身份,超出了其职能和权限范围,影响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有效性。显然,“异地高考”涉及到对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制度、高考招生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的调整,是跨区域、跨领域、跨部委的综合性改革,只有加强统筹研究和协同改革,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注重观念变革,加强系统研究,探索一条综合改革的道路。

  把握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及阶段性发展特点,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加强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是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必然选择。

  这首先取决于政府部门和学校是否具有新理念,也就是所谓的观念创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教育观念的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对传统进行价值反思和对现实审时度势基础上的适时调整和应对,是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先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涵盖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大教育观、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统筹协调的管理观念,在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宏观管理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打破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克服各自为政和部门本位主义倾向。

  学校要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汇聚多方智慧,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谋划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认真研究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推出综合改革的举措和项目,力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方面有所突破。

  教育改革关系到我国近三亿学生的前途和未来,涉及数千万家庭的幸福,社会关注度极高,政策性也很强,稍有不慎,即会招致责难,影响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把握改革的主动权,是顺利推进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重要基础。

  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实事求是地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客观全面地分析教育改革遇到的挑战和热点难点问题,才能让更多人对教育发展有理性的认识,对教育改革有合理的期待。

“教育梦”不光是拥有美好的愿景,我们还渴求梦想成真。

  “教育梦”不光是拥有美好的愿景,还要追求梦想成真。这就需要我们跟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以社会及媒体广泛关注的大学人才培养为例。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社会职业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学校必须认真研究人才需求变化趋势,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培养方案,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和契合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缴费上学、高校多种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构建大学生资助体系等举措平稳实施,符合国际趋势和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新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之中。这对高等学校的内部治理、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无独有偶,北美和欧洲国家的大学由于学费上涨而引发了学生维权热潮,其经验教训也值得加以分析和借鉴。大学生缴费上学后,其身份从过去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消费者,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教育收益率,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知晓学校信息、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民主诉求意识更加强烈。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权益诉求,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学生会、研究生会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权益申诉权,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要直面大学生在改善教学质量及生活条件等关系到切身利益方面的诉求,保证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办学,及时消除由于教学和后勤问题引发的失稳苗头,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群体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学校在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对学生管理机制进行认真反思,系统梳理和修订学生管理的有关政策文件,尤其是涉及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其保持与有关法律法规的“自洽性”,不断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其次,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对人才培养的挑战日益严峻。一是学科发展一方面高度分离,另一方面又高度融合,综合化已成为主要趋势。这就要求学校加强资源整合,重视跨学科研究和跨专业人才培养,同时探索内部学术治理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二是信息量飞速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缩短,一些学科和技术领域在本世纪孕育着重大突破。学校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加强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设计的前瞻性和系统性,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三是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导致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发生转变,知识传递的方式已由单向转向互动,MOOC、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等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得教师的角色正在由知识传授者、学习组织者转向学习伙伴,学校的知识权威受到威胁,教育的实际效能遭到质疑。这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乃至教室布局等形成了强烈冲击,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第一课堂的改革,在师生“学习共同体”内实现教学相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

  第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经济活动超越国界,整个世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跨国流动成为一种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传播,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今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正式加盟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创办非营利性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促成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教学方式等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共享,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跨国、跨地区的传播与融合。显然,这对我国高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境外设立了70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覆盖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埃及、马来西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都从政府层面,邀请中国高校到当地办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总之,学校要致力于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作为重要先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以有效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作为根本保障,以综合改革和协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优化社会氛围作为重要基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我们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相信,在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教育梦”一定会梦想成真。(光明日报通讯员刘梦、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整理)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