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勉励他们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近日来,我校教师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大家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将回信精神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在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
张彬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暖心回信传递出了振奋人心的力量,谆谆教诲激励我在科研路上继续奋勇前行。八年的国外留学经历,在我心中留下的是与日俱增的爱国情感和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当今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技术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归国青年学者必秉承时钧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之志,瞄准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勇于承担“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真正做到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作为安全领域的科教工作者,应传承安全文化底蕴,立德树人培养文化自信的高水平安全人才;勇于自主创新,产学研用推动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我愿接续奋斗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以报效国家和服务人民作为自觉追求,矢志不渝,聚力科技攻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不负青春韶华。
王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同样作为一名留学归国青年人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科教事业的关心,对青年学者的关怀和期望。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青年学者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面向”,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站好、站稳讲台和实验台,努力提升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孙睿岩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
在这封简短而暖心的回信里,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归国人才表示了肯定,同时总书记也对我们留学归国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作为一名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我深切感受到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和新任务,我们留学归国学者更要以身作则,沉下心来埋头苦干,努力在国家急需的“卡脖子”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再创新佳绩,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我们将不负总书记的厚望,勤于钻研,努力创新,用我们的科研成果耕耘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
信丰学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的殷殷期盼,更是给所有归国有志青年的鼓舞和引领。作为一个归国学者,我时刻铭记着自己的历史使命,不忘记自己出国留学的初心: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青年的热情和责任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归来,我勇于承担起培养国家栋梁之大任,以推动学科进步和深化发展产业化为己任,初心引领,使命推动,将个人理想和国家伟大复兴相结合,孜孜以求。在此也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可以坚定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并为之砥砺前行。
刘佳 药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学者的暖心回信中,勉励我们要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南大校友,曾留学国外,并以中医药研究为专业,让我对立德树人和坚定文化自信有更深体会。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我也坚信,强化中医药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队伍,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讲话为我的本职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中医药科研实践中,融入到培育新一代中医药人才的日常工作中,融入到发扬中医药文化、坚信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亚军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副教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中提到的那样,我们正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处于国内时,我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并没有那么强烈,然而身处国外我深刻感受到了由于祖国日益强大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与荣誉感。当我与外国朋友介绍国内发生的种种事迹时,尤其在抗疫期间,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疫情严重之时,我正处在美国,能够深刻感受到制度不同带来的防控措施的差异性,感受到更多来自祖国的人文关怀,如领事馆给我们发放的防疫包、“春苗行动”等等。我想我们何其有幸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在感受到祖国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同时,我们理应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绵薄之力。回国后,我加入到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积极投身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事业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坚持“四个面向”的科研初心,为祖国的科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乐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令人振奋,极大增强了我对回国后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信心。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作为一名曾经在美日留学四年多的归国青年,我深刻意识到科技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核心驱动力的重要性。我们归国青年学者一定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用科学知识报效祖国,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卡脖子”难题,敢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做国家需要的科研。作为化工人,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开辟新道路,贡献化工人自己的力量。青春灿烂,正是奋斗好时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当代的留学归国青年曾经负笈千万里,习得立身做人。我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义不容辞担当起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在为中国科技进步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新华章。
余子夷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我备受鼓舞。总书记在信中勉励留学归国青年要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求尽洋人之科学”用以建设祖国是我在国外求学期间的信念,因此毕业后我随即回国加入南京工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作为新时代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我很庆幸能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亲身经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我们青年学者的责任和使命。国家和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优良的科研环境,我们要努力在推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做出成绩,用优秀的科研成果回报祖国,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的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科研工作中坚持“四个面向”,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唐振辰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在南京多所高校陆续迎来120周年华诞之际,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作为其中一员,我内心激动,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我们青年学者的鼓励和肯定,更领悟到了祖国和人民对我们年轻人的殷切期盼。在新中国成立的百废待兴之际,钱学森、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毅然回到祖国,在艰难的环境下苦心经营,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想起自己在留学期间,每次回国都惊叹于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坐在飞驰的高铁上,要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呼声便在心中油然而生。生逢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人生幸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更要有着报效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觉悟,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担当起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绚丽之花。
秦天石 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
作为南京大学1999级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本科生,2017年入选中组部海外青年人才计划后回国入职南京工业大学。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直到本科毕业,都未曾离开过南京。南京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与先进的教学方式,让我萌生了去国外求学进修的念头。2002年,很多海外校友汇聚南大,我向学长了解国外求学生活状况,坚定了出国深造的决心。最终我选择化工强国之一的德国,作为留学生涯的第一站。
在德国,我不仅学到先进科学技术,还明白了“出国的人更爱国”这个道理。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攻读博士之际,我担任了当地学生会主席一职。2009年,习近平到访法兰克福参加国际书展开幕式,我组织学生参加欢迎仪式,并作为学生代表在机场道别。当时习近平勉励大家“学成后回国投身建设,为祖国科技自强而努力”,这句嘱托我一直铭记在心。
2011年,我收到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邀请,希望我参与开发印刷柔性太阳能电池项目。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团队成功制造出全球首创由印刷工艺制造的柔性太阳能电池。2014年,由澳洲科技部在布里斯班全球G20峰会上公开展示。期间,我又有幸在主会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的重要讲话。从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将个人所学所能报效祖国。2016年,印刷柔性太阳能电池项目圆满完成。2017年,我便回国继续从事新型太阳能技术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80后,我很幸运生逢祖国最伟大的时代。回首在海外留学的十三载中,我始终心系祖国,把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向国外同行推广,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教师,我要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争先,在新型太阳能技术上寻求更大突破,将清洁能源技术落在中国大地上,为全球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永华 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
倾听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肯定和勉励,内心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归国学子、一名青年教师、一名科研人员,生逢伟大时代,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亦是圆梦人。我将厚植理想信念根基,以传承之心践行时代使命,以“大先生”之志立德树人,以科技强国之志深耕科技创新。牢记总书记的叮嘱,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秉承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校训,不负使命赓续奋斗,书写新时代青年学者的精彩华章。
谢信亮 轻质材料中心副教授
近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回信中总书记勉励青年学者勇于担当,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刚从比利时学成回国进入南京工业大学投身教学科研事业的青年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是未来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石。本人在2016年有幸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法国攻读博士学位资助,在留学期间尤其是海外疫情期间,深切感受到祖国对我们留学学者的关怀,多年的留学经历也让我深切的感受到祖国越来越强大,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回国后我承诺毫无保留地将我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以及科研方法贡献给祖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审核:黄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