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春燕
- 拍摄:
- 审核:孙阳
- 阅读次数:
- 发布时间:2019-01-10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万里长江,由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入川,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南京滚滚而来,白浪滔天,东流入海。解放前,万里长江上一座大桥都没有,祖国的众多名川巨流,只有黄河和钱塘江上有三座大桥,而且没有一座是自行设计、施工。国民党重金聘请美国佬来南京勘测,日寇侵占南京又看上这块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梦想长期侵占,经过一番勘测,结果都是认为,在江宽水急终年遭受潮汐的地方建桥没有可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顶天立地的中国工人阶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绵延十几里的施工工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临汾旅”部队和广大桥工并肩作战,在我国最大的大江上,飞架起了中国最大的桥梁。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战略地位和沟通长江南北经济地位的天堑——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12.29正式通车!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为检验长江大桥的载重量,专门调集数辆坦克轰隆隆地开上大桥,大桥桥面铺上了草垫子。大桥正式通车的那一天,桥面上欢庆的军民共有五万人,全城欢呼!50年后的今天,我们新一代的造桥工人“中国精神”的造就者,数十年磨一剑,南京人民历时26个月的离别和思念,我们的大桥,2018.12.29恢复通车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凡是外地来南京的人,一定会选择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烈士陵园和长江大桥。如果你没有亲自看看长江大桥,就相当于你没有到过南京似的。一代人的记忆!忙碌之余,一片热议,张琴感慨的说:“大桥建好的时候她才8.9岁,记得当年江浦人激动的不像样子,甩(非常)快活。”南京日报社的马同志接过话茬:“他父亲就在大桥四处,58年全国各地抽调精兵强将已经开始建大桥了,六八年通车的时候,他一岁。”陈圆圆在一旁好奇地问:“那没有大桥的时候江浦人都是怎么过江的呢?”钱家兵呛了她一句:“卜萝(呆瓜),那就在浦口码头摆渡过江呗!”原来那个光景进一次城相当的麻烦,先坐车到老浦口,再摆渡过江到南京。而且长江大桥没有通车以前,江浦县城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到老浦口码头。每天都挤的爆满,到了老码头,奔向轮渡的通道都是木头的,顺着长长的木板往轮渡上面跑,耳边一片“咕咚咕咚”的声音。盼啊盼啊,数年以后的1968年,终于盼到有了过江的大桥,后来江浦人过江改为先乘江浦到泰山新村的公交车,至泰山新村后转车过长江大桥后到达江南。而且以前老浦口有火车道,每当火车通过的时候,火车会挡道,坐在被挡住的汽车上的人们只得心焦不已。在以往的70年代,80年代从江浦到南京城里往返办事,经常是要一天的时间。马明燕回忆她父母家当时在大厂,大厂出个门也是要到泰山新村转车,扒着那个车门拼了命抢着上车,可以说整个大江北的人到江南,都是泰山新村-大桥线-长江大桥-进城模式。再热聊如今大江边新区2018过江通道的四通八达,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啃气的张勤华灿烂明媚的一脸阳光,合不拢了嘴:“嗯?我们现在就是城里人”!
作者简介:杨春燕,汉族,南京人。青岛海军航空大学退伍军人,现就职于南京工业大学,爱好文学艺术,部分作品在《南京日报》发表。微信号ex13376065259ex,手机1770159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