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连续刊发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4-05-20 来源: 作者: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摄影: 编辑:葛润阳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自然·通讯》连续三次刊发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3月8日,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热刺激动态有机磷光材料,首次探索了其在彩色余辉显示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4, 15, 2134. DOI: 10.1038/s41467-024-45811-0)杂志上。团队发现不均等的分子堆积能有效防止热猝灭并实现磷光性质的动态调控。在吲哚酮衍生物体系中,随着温度升高,磷光光谱中出现了新的发射峰,并呈现出与传统热猝灭磷光行为相反的热增强现象。同时,磷光颜色从黄色到青蓝色的动态可逆变化。这一发现不仅打破了传统对温度影响磷光的理解,还为构建多功能化的有机磷光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王鹤博士和马会利副教授,通讯作者是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和李公强教授。

4月30日,团队开发了基于超共轭作用的一系列自适应主体-客体材料,实现了高效且颜色可调的室温磷光,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4,15, 3660. DOI:10.1038/s41467-024-47992-0)杂志上。融合超共轭作用与空间位阻效应,显著增强了主客体分子的构象匹配度,有效抑制三线态激子的耗散,极大提升了自适应主客体材料的磷光效率。基于这一创新策略,团队构建了一系列基于二苯并杂环衍生物的自适应磷光材料,展现出主体依赖的发光颜色和高达98.9%磷光效率。此外,将这一策略拓展到三元主客体体系,实现了激发波长与时间依赖的磷光发射,效率高达92.0%。这一成果为设计高效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大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马会利副教授,通讯作者是黄维院士和安众福教授。

5月15日,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刚柔并济”的可拉伸室温磷光嵌段共聚物,展示了该类材料在大面积柔性余辉显示领域的潜在应用,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 2024,15, 4113. DOI:10.1038/s41467-024-47673-y)杂志上。团队和西北工业大学谷龙教授提出了多相工程设计策略,基于ATRP活性聚合的特点,将“刚性”的聚丙烯酸嵌段和“柔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引入同一聚合物链段中,并通过超分子多级自组装构筑了“刚柔并济”的嵌段聚合物室温磷光材料。该类聚合物具有可调的嵌段结构和机械性能,其拉伸性最高可达712%,同时磷光寿命长达981.11ms。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引发剂的结构和组分,实现了单一柔性聚合物体系的全彩磷光发射。结合共聚物的多彩磷光和良好的拉伸性,研究人员进一步展示了此类材料在信息存储、多彩及柔性余辉显示等领域的应用,为磷光材料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该论文通讯作者是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和谷龙教授。

文章链接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5811-0

文章链接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7992-0

文章链接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7673-y

作者: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审核:马明辉、安众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