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讨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国际合作合作动态国际研讨正文
南工-帝国理工双边论坛暨首届柔性电子国际研讨会胜利闭幕
阅读次数:添加时间:2015/03/20 文章来源: 发布:管理员

3月17日下午,历时两天的南工-帝国理工双边论坛暨首届柔性电子国际研讨会(The First International on Flexible Electronics and NanjingTech-Imperial College Bilateral Workshop)在南京胜利闭幕。

近年来柔性电子学异军突起,它将如何引领未来信息科技创新发展、并在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方面有怎样的全新突破?本次研讨会即围绕这一主题,共接收200余篇投稿,并邀请32位学者作大会报告。中英学者所作的精彩报告,聚焦柔性电子器件的构筑与性能评价、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高性能钙钛矿器件构筑与机制研究、有机半导体自旋体系行为上转换纳米发光、功能二维纳米材料制备与新功能开发、共轭聚合物复合材料新功能探索、磷光配合物新功能开发等基础研究课题,以及柔性电子在信息显示、能源、生物医药、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充分交流最新进展,分享研究成果,深入思考柔性电子领域相关研究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历史机遇,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丰富科研成果展示,研讨会开设墙报专栏,并组织与会专家进行优秀墙报评选。经过严格的专家评选,研讨会最终评选出墙报奖30位,包括特等奖3位,一等奖 6位,二等奖9位,三等奖12位。南京邮电大学金凌志博士、帝国理工学院的NilushiWijeyasinghe博士、GianlucaBovo博士分别凭借在最具前沿的多维度纳米技术与尺寸效应新光电性能开发、新型无机半导体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大面积电子器件、多功能溶液加工聚合物材料等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获得墙报特等奖。

闭幕式上,校长黄维院士、帝国理工学院Thomas Anthopoulos教授、Ji-Seon Kim博士、John de Mello教授先后为获得墙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王建浦教授、帝国理工学院Natalie Stingelin教授分别代表中英双方致闭幕词。在致辞中,他们共同回顾了两天的精彩学术报告,向此次研讨会发起人及主席——我校校长黄维院士和帝国理工学院副校长Donal Bradley院士表示崇高敬意,向研讨会的组织者和与会专家学者、研究生表示诚挚感谢。在此基础上,双方也对即将展开的一对一深度研讨,以及两校业已建立的双边合作平台表示高度期待,希望南工、帝国理工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并表示将共同为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前沿研究贡献更大力量。

新常态下,中国如何发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高校如何加强国际创新合作、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布局创新、引育人才?南工-帝国理工双边论坛暨首届柔性电子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方主席、校长黄维院士在闭幕式后的即兴感言中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解答,指出此次中英双边论坛是南京工业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的校级合作进入战略新常态的重要标志,也开创了地方省属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平等对话合作、进行高端协同创新的先河。这一创举正是源于南京工业大学的新理念、新战略及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举措。

据悉,2012年以来,南工确立“研究型、综合性、全球化”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创建“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以全球视野大力延揽海外高端人才、迅速提升原始创新水平、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开展战略合作,谋划高水平跨越式发展。

作为“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于2012年8月成立,短短三年间,在黄维院士的领衔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聚集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德国鲁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50余位杰出学者、青年才俊。以海外人才引进为突出指标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特聘专家、青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人才计划中,“海外人才缓冲基地”成员已入选40余人次。

随着“大师+团队”创新模式的践行,“海外人才缓冲基地”积极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团队协同作战优势,科学精英的聚集效应不断显现,近期陆续有一批具有高显示度的创新成果发表:首创多功能磷光金属配合物、利用其电刺激响应特征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光信息加解密技术,为下一代光子计算机加解密创造了新路径,该成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碳基能源材料领域的合作研究,提出了制备N和S原子共掺杂石墨烯负极材料的有机功能化法,显著地提升了石墨烯的储锂性能,Materials View China网站做了详细报道;与浙江大学合作的研究,制备了最高纪录的量子点LED,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开发出可以“全色”发光的透明纳米材料,为立体显示技术提供了一条革命性的思路和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最近又有一项有关柔性电子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接收发表。2014年1月,团队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7月,团队申请的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014年9月,黄维院士领衔的“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立项支持;2014年10月,因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绩,黄维院士获得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12月,黄维院士获得2014年度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成就表彰,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南工人。

“南工实施‘研究型、综合性、全球化’大学建设战略目标,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为重要创新举措,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校教授加盟,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辈出,基地示范作用初显、协同创新增效显著,正是基于此,南工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广受国内外同行关注,并获得了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平等对话合作的战略机遇,以及地方政府的坚定支持,与世界一流大学并肩作战、政产学研携手合作。中英双边论坛,将是南工创新国际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与布局创新的新起点。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NanjingTech’必将享誉国际、蜚声中外!”黄维院士如是总结。(文:先进材料研究院;图:钱澄)









Copyright © 2015-2017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旧版回顾] 官方微信 QQ咨询
地址:江苏南京中山北路200号总共访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 025-83587903 邮件:sicam@njtech.edu.cn
Baidu
map